更新时间:2023.03.05
在一般的行政诉讼中,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行政诉讼的被告,行政机关需要派出代表出庭参加行政诉讼。 (一)行政复议案件被告的确认 (1)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以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2)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
提起行政诉讼: 1、当事人将证据材料整理收集好; 2、书写好起诉状; 3、原告与被告都要适格; 4、在规定的期限内将起诉状向人民法院递交上去,也可以采取口头形式。
已经被提起的行政诉讼进行撤诉的方式包括原告主动撤诉或行政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使起诉人撤诉。具体情形是: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或者被告改变其所作的行政行为,原告同意并申请撤诉的情形。是否准许撤销诉讼,由人民法院进
(一)认为自已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侵犯,才能提起行政起诉。不能对抽象的行政为提出起诉。注: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针对具体个人(或单位等)作出的行政行为(处罚决定、拘留决定等等)抽象行为是指具有普通约束力的法律、法令等。 (
要符合以下条件才能撤诉: (1)原告申请撤诉应是其真实意思表示,任何原告因受威胁、恫吓、贿赂而申请撤诉都不成立; (2)申请撤诉时间必须在行政诉讼期间,即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之后,作出判决之前; (3)原告申请撤诉的成立须经人民法院裁定准许
如果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的一审行政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的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的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而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的三个月内作出终
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
在行政诉讼中,确定原告法定代理人的办法:没有诉讼行为能力的公民,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法定代理人互相推诿代理责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
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提供据以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全部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的,视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没有相应的证据。被告因不可抗力或者客观上不能控制
作为行政诉讼被告的行政机关提交法律依据以及证据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即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随答辩状提供自身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全部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向法院起诉时直接提交即可。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起诉应当符合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行政诉讼的方式为若是对于第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以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若是二审的,则不能再诉。因为我国实行二审终审制。除非满足再身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