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3.05
提起行政诉讼需要原告主体资格适格、被告身份信息明确、有明确的的诉讼请求以及事实根据、同时该案属于受申请的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满足以上条件,当事人可以通过在知道行政行为作出的六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来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相对人想要进行行政诉讼需要由行政相对人向法院提起诉讼,一般情况下需要当事人携带起诉状; 还有相应的证据材料都需要提交给法院,法院再进行审查,之后发现符合受理的范围,那么就可以对此立案。
(1)起诉。原告要写起诉状,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要注意以下几点:原告必须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要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明确的事实根据;属于受诉法院的管辖。行政诉讼是当事人不起诉,人民法院不能主动
提起行政诉讼的方式,是由行政相对人及其诉讼代理人依法准备好起诉状、起诉状副本和证据材料,然后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并且行政相对人及其诉讼代理人一般需要在六个月的诉讼时效内提起。
(一)行政复议案件被告的确认: (1)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以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2)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复议机关就是被告。这里所说的改变,包括法律依据、事实根据和处理决定方面的任何实质性变更 (3)复议
对政府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应该收集好证据材料,在政府作出复议决定的15日内,写好起诉状,向人民法院递交上去,若是书写起诉状对于当事人来说太困难的,也可以采取口头形式。
行政诉讼中,一般应将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填为被告;如果是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的,则将其填为共同被告;如果是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行政行为,则将委托的行政机关填为被告。
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
1、起诉。起诉人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作出6个月内起诉。 2、审查受理。人民法院在收到起诉状后7日立案或裁定不予受理。 3、答辩。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
若代理人代理行政诉讼中被告进行应诉的,具体的应诉方式包括: 1、行政机关代理人在接到起诉状副本的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和答辩状等其他规范性文件; 2、行政机关代理人应该收集相关的证据,承担举证责任; 3、行政机关代理人应该按时出庭应诉。
行政诉讼被告应诉的方式是: 1、行政机关在接到起诉状副本的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和答辩状等其他规范性文件; 2、行政机关应该收集相关的证据,承担举证责任; 3、行政机关应该按时出庭应诉。
1、起诉。起诉人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作出6个月内起诉。 2、审查受理。人民法院在收到起诉状后7日立案或裁定不予受理。 3、答辩。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
1、起诉。起诉人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作出6个月内起诉。 2、审查受理。人民法院在收到起诉状后7日立案或裁定不予受理。 3、答辩。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