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18
绑架罪的犯罪主体指的是年满十六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自然人。但如果是未成年犯绑架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有关绑架罪的几个疑难问题是: 1、绑架罪是勒索财物或者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 2、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健康、生命权利及公私财产所有权利; 3、主观方面由直接故意构成,并且具有勒索财物
绑架罪的量刑标准如下:犯绑架罪的,一般情节时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其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以勒
绑架罪的预备就是指犯罪分子为实施绑架行为做的准备工作,包括购买犯罪工具,绑架地点调查踩点等行为。 如果犯罪分子为了实施绑架罪从而已经购买了需要的犯罪工具,也在绑架地点多次踩点调查,以及其他为了绑架被害人而做出的预备行为,那么就有可能就是犯罪
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是绑架罪的加重情节。行为人构成绑架罪的结果加重犯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是绑架罪的加重情节。行为人实施绑架致人重伤、死亡结果的发生有时并不是犯罪分子追求的结果,而是绑架行为的连带行为; 这种严重的法律后果并非出于行为人主观上的两种独立的犯意,也非两个独立行
绑架罪既遂未遂不能简单地从犯罪行为的客观表现形式上机械地分析,绑架罪客观行为应当视为单一行为而不是双重行为,应当以绑架行为是否已实际控制了被害人质,并将其置于自己实际支配之下为标准,如果行为只实施了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并未对人质的人身实际
为绑架准备工具是绑架罪。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犯罪嫌疑人使用暴力、胁迫、麻醉等方法非法绑架或劫持他人,以及偷盗婴幼儿的行为。 3、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的自然人。 4、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目的是
如果行为人或者第三人真正控制、支配了被害人的人身,并威胁了被害人的身体安全,可确定为绑架罪的既遂。构成绑架罪既遂的,一般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符合以下要件即可确定构成绑架罪: 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生命权、人身自由权。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胁迫、麻醉或其他方法劫持他人的行为。 3、行为人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在主观方面现为方面直接
绑架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界限: 1.保护的法益不同。前者为人身犯罪,后者为财产犯罪。 2、犯罪侵害的对象不同。敲诈勒索罪实施威胁的对象和取得财物的对象是同一个;而绑架罪实施威胁绑架的对象和取得财物的对象是分别不同的人。 3、客观方面表现不同
绑架罪的犯罪主体,是指年满16周岁以上、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绑架罪的量刑标准虽说比一般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重,但是对14到16周岁的人是不负刑事责任的。而对14到16周岁的人,是要负刑事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