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刑事辩护法律常识

如何认定单位行贿行为的诈骗

更新时间:2022.11.18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1、对单位行贿罪的客体本罪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国有单位的正常管理活动。行贿的对象必须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向非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给予财物的,不能构成对单位行贿罪。2、对单位行贿罪的主体本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无论是自然人主体还是单位主体,都是一般主体。即任何已满16周岁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任何所有制性质的单位都能成为本罪的主体。3、对单位行贿罪的主观方面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以谋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至于谋取的不正当利益是归个人,还是归单位以及谋取的不正当利益是否得到,均不影响本罪的成立。4、对单位行贿罪的客观方面本罪的客观方面有两种具体表现形式:一是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财物。二是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
律师普法
  • 单位行贿罪数额多少可认定为行贿罪
    单位行贿罪数额多少可认定为行贿罪

    单位行贿罪的数额认定是单位行贿数额达20万元以上就已经构成了行贿罪,同时,单位的行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可是向三人以上行贿,向司法工作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党政领导等这些群体行贿的,或者致使国家和社会遭受重大损失的,不满20万也

    2020.06.17 325
  • 单位人员有诈骗行为如何构成诈骗罪
    单位人员有诈骗行为如何构成诈骗罪

    单位不可以构成诈骗罪,诈骗罪的主体是自然人。满足以下条件的,构成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主体为一般主体。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2020.02.20 130
  • 如何认定单位克扣工资的行为
    如何认定单位克扣工资的行为

    用人单位克扣工资是指用人单位对履行了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和责任,保质保量完成生产工作任务的劳动者,不支付或未足额支付其工资。

    2020.03.13 130
专业问答
  • 单位行贿如何认定行贿属于违法行为

    单位行贿不正当利益可以通过是否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获得的利益认定,还可以通过是否是国家的工作人员提供的违反法律规定的帮助或者便利的条件进行认定,将获取利益的手段性质作为认定的依据。

    2023-08-25 15,340
  • 如何认定名为单位诈骗,名为单位诈骗有哪些规定

    名为单位诈骗实为个人诈骗的认定情形:根据认定单位犯罪的基本条件及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以下情形应认定为名为单位实为个人实施的合同诈骗罪:

    2022-05-10 15,340
  • 如何界定行为人的行为属于单位与个人行贿

    受贿人被纪委双规前将受贿款退还给行贿人,属于受贿人主动向组织交待问题,与行贿人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没有关系。作为行贿人,仍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构成行贿罪的,仍应追究行贿人的刑事责任。《刑法》第三百八十

    2022-10-19 15,340
  • 如何进行诈骗行为的认定和量刑

    一、集资诈骗罪的认定根据有关司法解释,本罪的诈骗方法是指行为人采取虚构资金用途,以虚假的证明文件和高回报率为诱饵,骗取集资款的手段。实践中诈骗的手段多种多样,客观上表现为捏造不存在的事实或者掩盖客观存

    2023-07-01 15,340
法律短视频
  • 单位行贿罪如何确定责任人 01:12
    单位行贿罪如何确定责任人

    在单位行贿犯罪中,并非所有的直接责任人员都负有同等的责任。这种犯罪虽然也是自然人实施的一种有组织的犯罪,但它与传统刑法中的共同犯罪相比,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实质上都有较大的区别。因此,不能像共同犯罪的成员那样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而

    839 2022.05.18
  • 行贿罪的罪行怎么认定 01:12
    行贿罪的罪行怎么认定

    行贿罪,是指行为人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而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的行为。行贿罪的认定具体如下: 1、行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其中,主要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次要客体是国家经济管理的正常活动。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

    690 2022.08.30
  • 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 01:27
    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

    消费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过程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3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

    3,313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如何认定单位行贿行为的诈骗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