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17
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救济,又不履行行政决定,无自行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行政机关申请前应催告当事人自履行,催告10日后当事人仍不履行的,方申请法院(所在地有管辖权法院、不动产所在地法院)执行。
认定行政处罚的诉讼时效性的办法:如果当事人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起诉的,诉讼时效为十五日;如果当事人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直接向法院起诉的,诉讼时效为六个月。法律另有规定的则除外。
银行贷款合同的诉讼时效是三年。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1、遇到强买强卖的可以向行政部门举报,行政部门可以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2、其中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3、如果是以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构成强迫交易罪,追究刑事责任,可
一、向法院提起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
行政诉讼时效超过的,当事人再就此事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依法不予受理。《行政诉讼法》中对于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提起诉讼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行政诉讼时效的规定是:如果是直接提起行政诉讼是六个月;如果是复议后再提起行政诉讼,自收到复议决定书或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
若诉讼当事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则其适用的诉讼时效一般有六个月;如果当事人是先申请复议后起诉的,行政诉讼时效有十五日;如果当事人起诉的是不动产案件,则最长诉讼时效是不超过二十年;如果是其他案件,则最长诉讼时效是不超过五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第八十三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
行政诉讼期限是六个月,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
行政诉讼一审判决一般在六个月内审结,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