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02
拖欠工资超过1个支付周期或者用人单位明确拒绝支付工资的,劳动者就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为一年,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工资发生争议的,不受一年仲裁时效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除了申请劳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如果有必要,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
劳动仲裁一般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作出仲裁裁决,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劳动仲裁有受理期限和审理期限。受理期限为5天,劳动者提起劳动仲裁申请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审理期限为45天-60天。
如果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无正当理由未支付工资的,属于拖欠工资,是违法的。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且需要向
30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按月支付”即包括工资应当以月薪的形式发放,也包括应当每月支付,因此用人单位应当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
如果劳动者被拖欠工资,可以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投诉,递交所需的投诉材料,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用人单位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者能够找劳动局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