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6
法定监护人的责任有:代理被监护人的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照顾监护人的日常生活。对未成年人被监护人的思想、行为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和管理,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儿童法定监护人包括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经其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的,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监护
法定监护人的范围: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
法定监护人的义务如下: 1、供吃、穿、住、医疗等条件以保障未成年人得以生存和身体的健康; 2、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 3、对未成年人的思想、行为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和管理,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4、保证未成年人接受学校
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的顺序: 1、父母; 2、祖父母、外祖父母; 3、兄、姐。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是: 1、配偶; 2、父母; 3、成年子女; 4、其他近亲属。一般指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监护人与监护权的区别就是监护人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护职责的人。而监护权是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的监督、保护的身份权。
监护人民事赔偿的规定是,被监护人致损的赔偿一般是由其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夫妻二人离异的,根据法律规定,是由与被监护人生活的这一方监护人承担主要赔偿责任,另一方承担补充赔偿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
监护人包括: 1、未成年人的父母; 2、未成年人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 3、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等等。
赠与行为可以撤销的情形包括: 1、赠与物权利没有转移,赠与人可以随时撤销赠与; 2、受赠人有法律规定的过错。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
不可以行使撤销权的情形如下: 1、因为债务人的不作为导致其财产减少影响债权的; 2、债务人实施的无效行为; 3、债务人实施的是事实行为的; 4、债务人实施的不是以财产为目的的行为; 5、债务人拒绝取得利益的行为。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因此,不可以撤销的合同有以下几种: 1、经过公证的赠与不可以撤销。 2、赠与物已经交付的
一、合同无效情形: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效。 (2)双方以虚假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范及公序良俗的合同无效。 (4)恶意串通的合同无效。 二、合同可撤销的情形: (1)基于重大误解订立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