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0
一是“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即非法性; 二是“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即利诱性; 三是“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即社会性。
个人进行集资诈骗 一、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二、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1)通过发行有价证券、会员卡或债务凭证等形式吸收资金。 (2)对物业、地产等资产进行等份分割,通过出售其份额的处置权进行高息集资。 (3)利用民间会社形式进行非法集资。最近的变化:利用地下钱庄进行集资活动。 (4)以签订商品经销等经济合同
非法集资内容包括单位或者说是单位内部当中的工作人员,个人没有经过相关的机关的批准之下,就无缘无故的向社会进行资金方面的筹集,那么就属于违法集资这种行为,而且这种行为对社会的相关经济方面的秩序损害非常大,因此已经规定在刑事犯罪当中。
对于非法集资的认定为: 1、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行非法集资; 2、公司、企业、个人或其他组织未经批准; 3、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 4、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 5、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
一是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即非法性; 二是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即利诱性;三是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即社会性。
非法集资的特点包括: (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集资。 (2)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 (3)向社会不特定的对象筹集资金。 (4)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实质。
非法集资的特征: 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包括没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批准的集资。 2、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 3、向社会不特定的对象筹集资金。 4、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实质。
对非法集资罪进行量刑的法定标准是:刑法上没有单独的非法集资罪名,一般以集资诈骗罪为例,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
非法集资诈骗罪判刑的规定: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