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03
发生医疗事故,对当事人造成损失的,一般应该向医疗单位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民事诉讼法》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交通事故受伤应收集的证据: 1、当事人为公民的,应提交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 2、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主体登记资料; 3、当事人在诉争的法律事实发生后如有变更的,应提交变更登记资料; 4、当事人为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
由于在医疗纠纷中取证比较困难,患者一方为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及时、有效地收集证据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1、发生医疗纠纷时,患者首先要有收集证据的意识,应向医院要求将病历资料立即封存,最好能对封存过程进行公证或请律师作见证。 2
提起离婚诉讼需要提交以下证据: 一、证明原告、被告是夫妻关系的证据。如结婚证、婚姻关系证明书、户口簿以及身份证。 1、如涉及构成事实婚姻的,应提交居委会或街道办出具的证明。 2、证明被告下落不明的,应提交被告住所或经常居住地公安机关的证明。
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及要求;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和医学会的调查材料;对鉴定过程的说明;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
医疗事故和解应具备的条件有和解的患方需要本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由其本人或者其委托代理人参加和解;和解的医方若是不是院长参加和解,其他医院人员参加和解原则上应有医院的授权委托书。
医疗纠纷诉讼一般需要提交的证据如下: 1、受害人与其家属的亲属关系证明; 2、就诊病历、检验单、化验单等就医资料; 3、受害人的误工证明、收入证明; 4、医疗费用等相关费用清单; 5、如造成伤残,应提供司法鉴定书。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
医疗纠纷诉讼的证据有: 1、患方的身份及亲属关系证明; 2、病历资料复印件; 3、患者或家属的误工证明; 4、相关费用单据和清单; 5、有关专家的意见、证人证言、鉴定结论、医学文献资料等。
医疗事故赔偿调解遵循的原则如下: 1、与具体案件的医疗事故等级相适应; 2、与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中的责任程度相适应; 3、客观考虑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与损害后果的关系; 4、不属于医疗事故,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医疗事故需要满足以下四项条件: 1、发生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2、行为的违法性; 3、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 4、过失行为和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医疗事故赔偿要考虑医疗事故等级;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等因素。医疗事故赔偿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
处理医疗事故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依法处理原则。 (二)维护稳定原则。 (三)公平公正原则。 (四)统一协调原则。 发生医疗纠纷后,相关职能部门应协调行动,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和医疗机构正常的工作秩序。
医疗事故罪构成条件: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医疗单位的工作秩序,以及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犯罪对象是生命健康安全正遭受病魔侵害的病人。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