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02
强制执行行政复议的决定办法:如果复议机关维持原行政行为,则由原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如果复议机关变更原行政行为,则由复议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申请法院执行。
行政案件的执行,是指人民法院的执行机构,按照法定的程序,根据人民法院生效的行政判决、裁定,以及行政机关依法申请执行的生效行政裁决的规定,在负有义务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义务的情况下,强制其履行义务的活动。行政案件中的执行作为实现裁判和行政决定的
政府强制执行不服可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 (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
行政强制执行是行政行为。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政府强权征收土地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公民有权依照《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提起行政诉讼要注意以下问题: 1.不能对抽象的行政行为提出起诉。 2.注意复议前置的情况。对某些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法律规定必须要先向作出该行为的机关的上级
行政机关申请前应催告当事人自履行,催告10日后当事人仍不履行的,可申请法院(所在地有管辖权法院、不动产所在地法院)执行;紧急情况行政机关可申请法院立即执行,经院长批准5日内执行。
法院可以采取下列方式来对行政单位强制执行:通知银行划拨其账户内应归还的罚款;对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处罚款;将行政单位拒绝履行的情况予以公告;以及向监察机关或者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等。
行政拘留并强制戒毒需要通过公安机关执行,并且先予执行行政拘留的行政处罚,同时由由拘留所给予必要的戒毒治疗,行政拘留期限届满后,继续对当事人进行强制戒毒。
行政复议决定的执行方式主要有两种: 1.责令限期履行。根据《行政复议法》第32条规定,被申请人不履行或者无正当理由拖延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或者有关上级行政机关可以责令其限期履行。 2.依法强制执行。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并送达当事人后
法院可以下列方式来对行政单位强制执行:通知银行从该行政机关的账户内划拨应归还的罚款;对该行政机关负责人按日处罚款;以及公告行政单位拒绝履行的情况等。
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决书、行政裁定书、行政赔偿判决书和行政赔偿调解书,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申请人是公民的,申请执行生效的行政判决书、行政裁定书、行政赔偿判决书和行政赔偿调解书的期限为1年
行政罚款不交,如果作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没有强制执行的权力的,会被法院强制执行。但是除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外,该行政机关还可以采取加处罚款等方式来要求被处罚人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