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5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慢性病属于职业病或者慢性病在医疗期内,除过失性辞退外,用人单位不得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破产期间可以解除劳动关系,但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公司注销,劳动关系终止,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并按照法律规定向劳动者出具劳动合同终止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相关规定支付赔偿金。
劳动关系解除条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情形之一,劳动者单方面解除;用人单位过失性辞退;非过失性辞退;经济性裁员;其他。
解除劳动关系的补偿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来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
劳动者连续旷工超15天,应该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公司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因为劳动者的旷工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公司可以主张劳动者赔偿。
可以请求仲裁解除劳动关系,因为解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以下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
可以仲裁解除劳动关系。当事人不愿协商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可以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