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0
对于2万元的未成年人网络诈骗案,未满16周岁的,是不需要承担相应的诈骗刑事责任,也不存在定罪处罚的情况。当事人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以诈骗罪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如果诈骗2万元,诈骗金额属于较大。一经定罪的话,处三年以上十年一下的有期徒
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诈骗未成年人的刑罚认定:诈骗罪未成年人与诈骗成年人一样,应当按照诈骗的数额定罪量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
如果符合条件的,可以判缓刑。 《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不能判缓刑。缓刑适用于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犯罪分子。《刑法》第72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诈骗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未成年人犯罪,应当
未成年人构成诈骗罪的,会依法从轻、减轻处罚,具体量刑要看诈骗金额、手段等。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上
诈骗罪,指的是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捏造的事实或者掩盖事实真相的方式,骗取金额较大的他人财物的行为。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诈骗罪的具体判刑标准为: 1、行为人诈骗他人财物,涉嫌金额较大的,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
诈骗罪,主要指的是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假捏造事实或掩盖事实的真相等方式,骗取金额较大的他人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的客体,一般是他人财物所有权。 根据《刑法》有关诈骗罪量刑的规定: 行为人诈骗他人财物,涉及金额较大的,人民法院会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