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08
批捕是逮捕的前提条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决定批捕才能逮捕,批捕是逮捕的前置手续,没有批准的逮捕是非法行为。
批捕和逮捕的区别是执行机关不一样,执行的时间点不同,两者的概念也是有区别的,因为逮捕一定是发生在人民检察院和法院已经批捕了的情况下,批捕这是人民检察院作出了决定,但是逮捕是要由公安机关去执行的,而且批捕一般发生在侦查活动初步结束之后。批捕和
报请逮捕的案件可以改变罪名进行批捕。报请逮捕案件是可以改变罪名进行批捕的,但前提也是必须要有合法的条件,在变更的时候一定要得到上级机关的同意。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刑事诉讼法明确对司法机关变更罪名予以肯定,且没有设定程序规制。
不批准逮捕情形:涉案人员实际并不构成犯罪的。根据已经收集到的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情况,同时结合刑法中的有关规定,对行为人所犯的罪行进行衡量,发现不可能适用徒刑以上的刑罚的;涉案人员本身不具有社会危险性,没有必要对其进行逮捕的。
被检察院批捕逮捕后不一定会判刑。批捕由检察院批准,判刑由法院决定,被检察院批捕逮捕与是否判刑无关。法院作出无罪判决的不会判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的可能会判刑、可能会免于刑事处罚。
无强制措施能直接逮捕。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批准逮捕了不可以见人,家属接到逮捕通知书后,只能委托律师会见,家属不能见到他本人。批准逮捕,是指人民检察院同意公安机关逮捕犯罪嫌疑人的请求。公安机关在侦查中认为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制作提请批准逮捕书,连同案件材料和证据一并报送人民检察
批准逮捕,是指人民检察院同意公安机关逮捕犯罪嫌疑人的请求。公安机关在侦查中认为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制作提请批准逮捕书,连同案件材料和证据一并报送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人民检察院审查后,认为主要犯罪事实已经查清,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采取
批准逮捕,应当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的刑罚 3、确有有逮捕必要。也就是说,不逮捕或者采取其他较缓和的强制措施,如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等方法,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因而有逮捕必要的。
刑事拘留与逮捕的主要区别如下: (1)决定机关不同:刑事拘留的决定机关是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逮捕的决定机关是检察院和法院。 (2)羁押期限不同:刑事拘留最长只能羁押三十七天;逮捕后的羁押期最长可以达到三个月。
行为人犯抢夺弹药罪的,如果情节严重的或者抢夺的是国家机关、军警人员、民兵的弹药,会很严重,会对行为人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而一般情形下构成该罪的,会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