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01
专利转让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确认专利权的类型和法律状况; 2、注意专利权人和受让人的身份; 3、正式书面转让合同应当签订; 4、明确专利无效后的处理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
专利许可合同的类型有: 1、普遍许可合同,又称非独占许可合同。 2、排他许可合同,又称独家许可合同。 3、独占许可合同,又称完全许可合同。 4、分售许可合同。 5、交叉许可合同,又称互惠许可合同。
外观设计专利实施许可合同需要注意的有: 1、主体资格审查:合同双方应对合同对方的资产状况、信誉状况以及是否有签订此类合同的合法的主体资格等作调研。 2、双方应弄清合同的性质,合理界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3、当事人应当明确约定对专利技术的验收
签订特许经营合同需要注意: 1、特许经营权转让问题。 2、特许经营权的期限。 3、保密条款。 4、特许经营费用的收取。 5、许人指定供应商的产品质量问题。 6、特许人为被特许人提供货物供应的问题。 7、终止特许经营资格的问题。 8、特许人对
签订合同要注意下列事项:. 1.注意签订合同的主体是否合法; 2.注意合同的内容是否全面、合法; 3.注意合同是否存在不平等的条款; 4.注意的违约责任的约定以及违约金的约定。
签订专利许可合同应当注意专利权人主体资格、专利权的存续期间和专利实施许可的范围。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八百六十五条规定,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仅在该专利权的存续期限内有效。专利权有效期限届满或者专利权被宣告无效的,专利权人不得就该专利与
专利许可合同的内容有: 1、专利技术内容及专利实施方法; 2、实施许可合同的类型; 3、许可合同的有效期和区域范围; 4、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条款; 5、专利权缺陷担保及担保条款; 6、专利许可费及其支付方式; 7、违约责任及违约金或赔偿损失
我国专利许可合同的类型有:普遍许可合同、排他许可合同、独占许可合同、分售许可合同、交叉许可合同。技术许可合同是合法拥有技术的权利人,将现有特定的专利、技术秘密的相关权利许可他人实施、使用所订立的合同。
关于涉外商标使用许可,依照我国商标法的规定,许可人应当监督被许可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如果被许可人不能保证商品质量,许可人有权制止出售使用该商标的商品。经许可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的,必须在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上标明被许可人的名称和商品产地
专利许可贸易合同中应注意的问题有: 1、合同双方应审查合同对方的资产状况和信誉状况; 2、双方应明确合同的性质,合理界定双方的权利义务; 3、当事人应当明确约定专利技术的验收方式; 4、当事人应当明确约定专利执行许可; 5、约定解决违约责任
商标许可备案合同的注意事项: 1、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备案手续由许可人办理。 2、商标转让申请未经商标局核准时,不能以受让人名义办理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备案。
专利许可合同的类型有: 1、普遍许可合同,又称非独占许可合同。 2、排他许可合同,又称独家许可合同。 3、独占许可合同,又称完全许可合同。 4、分售许可合同。 5、交叉许可合同,又称互惠许可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