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30
取保候审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责令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的强制措施。关于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
1、适用对象不同:假释是针对已经被法院判决的;而取保候审还是在法院判决前,即侦查或者审查起诉阶段。2、期限不同。3、适用的条件不同。4、适用的机关或者说决定的机关不同。前者一般是由监狱提出,报法院批准,后者一般是公检法三机关都有权决定。
1、执行程序不同。取保直述:先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不用再走批捕程序而向检察院“直诉”,再由检察院向法院直接起诉。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
一、性质不同取保候审:在家中接受接受调查,等待审判。保外就医:在家中或者医院服刑。保外就医期间记入刑期。 二、适用对象不同取保候审适用的对象是未经法院审判犯罪嫌疑人。保外就医适用的对象是经过法院判决正在监狱服刑的人。 三、适用条件不同取保候
拘役和拘留的区别是: (1)性质不同。拘役是刑罚方法;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 (2)适用的对象不同。 (3)适用的依据不同。拘役的适用以刑法为依据;刑事拘留的适用以刑事诉讼法和逮捕拘留条例为依据。 (4)期限不同。拘役的期限为
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而取保候审,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羁押必要性审查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已经被逮捕的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有无继续羁押的必要进行审查,经审查决定不需要继续羁押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建议有关机关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制度。而取保候审则是五种刑事强制
保释和取保候审的区别如下: 1、适用的范围不一样; 2、程序不一样; 3、权利不一样; 4、存在重复取保候审的情况; 5、取保候审的决定机关应当综合考虑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 6、被取保候审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性质、情节,可能判处刑
保释是起源于英国的一项法律制度,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将被逮捕或被羁押的人予以释放的制度。它是作为犯罪嫌疑人的一种权利而设置的。根据无罪推定原则,即使是犯罪嫌疑人,仍然应当尽量保证其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公民的自由。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
30天和37天取保的区别为是否经过检察院。30天是在公安机关取保,37天是在案件移交检察院后到检察院取保。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可以向办案单位提出申请,办案单位认为取保候审后不致发生社会危害的,经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办理取保候审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