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2.18
中国对非法拘禁罪既遂的判刑标准有以下规定: 1、构成本罪既遂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3、致人死亡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非法拘禁罪的,
非法拘禁罪属于公诉案件,是由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提起公诉的。公诉案件在公安侦查阶段,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公安机关应当撤销案件。公诉案件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可以建议公安机关撤销案件,也可以做出不起诉决定。
非法拘禁罪的逮捕羁押期限是:涉嫌非法拘禁罪的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侦查羁押期限一般情况下是两个月;如果案情复杂,期限届满后不能终结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后可以延长一个月。
非法拘禁罪特征有: 一、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 二、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是: 1、行为人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2、行为人实施非法拘禁,故意剥夺别人人身自由; 3、行为人有非法剥夺别人人身自由的结果; 4、行为人通过捆绑、拘留
非法拘禁罪的惩罚,主要包括: 1、非法拘禁,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2、如果行为人有殴打、侮辱行为,应当对其从重处罚。 3、如果非法拘禁造成重伤的,判处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 4、如果非法拘禁造成死亡的,判处十
只要是实施了非法拘禁行为,不论时间长短,次数多少,恶劣程度轻重,就应该构成非法拘禁罪。 而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利用职权非法拘禁,则有明确的立案标准: 第一、非法拘禁持续时间超过二十四小时的; 第二、三次以上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一次非法拘禁
非法拘禁罪的构成条件应当是: 1、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身体自由的行为; 2、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自由权;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是一般公民; 4、主观要件,本罪在
是否可以判处缓刑,取决于被告人所犯罪行的轻重,以及是否满足《刑法》规定的特殊条件。如果被告人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可以宣告缓刑。
(一)犯罪客体。本罪的犯罪客体,是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即他人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支配自己身体活动的权利。 (二)客观要件。非法拘禁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以拘禁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身体自由的行为。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具体方法,
根据我国刑法第238条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拘禁罪的,从重处罚。非法拘禁罪的成立没有情节的规定,只要
非法拘禁罪的构成要件有: 1、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主观上表现为故意,并以剥夺他人人身自由为目的; 3、客体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 4、客观上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身体自由的行为。
非法拘禁罪如果符合缓刑的条件可以适用缓刑。其条件为: 1.对象为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犯罪情节较轻; 3.要有悔罪表现; 4.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5.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