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5
(一)由合同性质和内容决定当事人一方可变更合同; (二)当事人双方经协商同意,并且不因此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三)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的全部义务不能履行。
可变更合同即可撤销合同一般包括四种,即因欺诈、胁迫、显失公平或者重大误解而成立的合同。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
可变更合同情形具体有五种,具体如下: 1、由合同性质和内容决定当事人一方可变更合同; 2、当事人双方经协商同意,并且不因此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3、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的全部义务不能履行; 4、合同出现可撤销事由时,请求法院或仲裁
可变更合同的情形分别有:合同出现可撤销事由时,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进行撤销变更;合同出现合同无效的法定事由时,请求法院宣告合同无效;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法律其他规定等。
可变更的合同: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2)订立时显失公平的合同; (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趁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合同变更的情形有: 1、经当事人协商一致后,可以变更合同; 2、合同的基础条件在合同成立后发生了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显失公平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进行变更;协商不成的,可以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或者解除。
可变更合同情形具体有: 1、当事人就变更合同等事项协商一致的; 2、约定的变更事由成就,当事人提出变更合同的; 3、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导致合同履行困难的; 4、其他情况。
(一)由合同性质和内容决定当事人一方可变更合同; (二)当事人双方经协商同意,并且不因此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三)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的全部义务不能履行。
当事人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变更合同。 合同变更遵循法定事由原则,即当事人单方依法变更合同的原则,指一方当事人因为出现了法定事由,主要是合同中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显失去公平等情况时,当事人可以申请撤销合同。
可变更合同的情形有三种: 1、由合同性质和内容决定当事人一方可变更合同。 2、当事人双方经协商同意,并且不因此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3、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的全部义务不能履行。
子女抚养关系变更有以下几种情形: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 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 3、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
可变更合同的情形有: (一)由合同性质和内容决定当事人一方可变更合同; (二)当事人双方经协商同意,并且不因此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三)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的全部义务不能履行。
变更劳动合同的情况包括: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变更的;以及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的等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