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2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行政协议。 1、如果因为协议发生争议,需要提起行政诉讼。 2、行政机关为实现公共利益或者行政管理目标,在法定职责范围内,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协商订立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义务内容的协议,属于行政诉讼法。 3、土地、房屋
遵守合理补偿的原则,拆迁户的生活水平不能因拆迁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才可以,如果出现不合理补偿,拆迁户就要第一时间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程序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有下列特征: 1.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房屋拆迁双方的法律行为。协议关系主要有房屋拆迁双方当事人参加,仅有一方当事人,协议关系便不能成立。 2.房屋拆迁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地位平等。 3.协议必须是房屋拆迁双方的合法行为。所
回迁安置房买卖协议应当写明以下内容: 1、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2、回迁安置房的地址、面积、设施、装修等; 3、房屋价款和支付期限; 4、办理过户手续的事宜; 5、违约责任等当事人约定的内容。
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公证细则:第一条,为规范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公证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公证程序规则(试行)》,制订本细则。
拆迁安置补偿协议应注意:1、协议签订前必须审核拆迁协议,明确房屋共有人。签订时共有人应在场,并同意在手印上签名出售;2、违约的罚款不得过高,一般以合同标的金额的20%为上限;3、在房契完成前,得到房主的保证。4、买卖双方可以找一个中间人,签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如果不存在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事由的,该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依法订立的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必须认真恪守,当事人任何一方均无权擅自变更或解除。如果在履行协议中发生纠纷,协议条款便是解决纠纷的主要依据。 根据我国民法规定,具备下列
房屋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满足以下条件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拆迁安置的房子会有纠纷。在拆迁补偿安置的协议签定之后,被拆迁人或者是房子的承租人在搬迁的期限之内拒绝进行搬迁的,则拆迁人可以依照法律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的申请,也可以依照法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期间,拆迁人是可以依照法律向人民法院提出
房屋拆迁安置费计算标准 (被拆迁人或承租人)房屋拆迁安置费=搬迁补助费没有提供周转房情况下的临时安置补助费超过过渡期限的临时安置补助费非住宅房屋因停产、停业造成的损失赔偿费。
房屋拆迁安置费处理途径: 1、双方先就争议进行协商; 2、协商不成可以找法院进行调解; 2、当事人双方有约定仲裁的还可以申请仲裁; 3、当事人双方还可以向法院起诉。
拒绝履行拆迁安置协议时,维权方式是,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如果是被征收人拒绝履行,也不申请行政复议或不提起行政诉讼的,则作出征收决定的市、县级政府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