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8
在原则上,仅故意泄露他人隐私不构成犯罪,属于民事侵权,属于民法调整范围。网络服务提供者拒绝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改正后拒不改正的,造成用户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的规
一、泄露个人隐私怎么定罪 泄露公民隐私一般只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要根据集具体案情以及造成的后果判断。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
行为人若有泄露个人隐私的行为,人民法院可以按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或者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等罪名定罪处罚。我国《刑法》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的,处三年
泄露公民个人隐私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泄漏公民个人信息的不一定定罪处罚,需要达到刑法的量刑标准。
如果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后果,并且有确凿的证据,应当及时报警。 可以采取下列处理方式: 1、更换账号; 2、更改重要的密码; 3、报案; 4、律师起诉; 5、收集证据; 6、无关重要的信息可以不予理睬。
别人泄露自己个人隐私是违法行为,隐私是个人不愿向社会公开的内容,对于他人的隐私,我们应当尊重。隐私必须具有合法性、秘密性,他人可以放弃自己的隐私,但是我们不得侵犯别人的隐私。
网络服务提供者泄露个人隐私,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若是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的、致使用户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或者是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侵犯个人隐私属于民事侵权,可以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同时对于构成犯罪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泄露个人隐私,可以向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平台投诉。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权利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通知应当包括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及权利人的真实身份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