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0
主要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我国对于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十分重视,出台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予以规制。针对农民工工作内容的不同,主要负责部门也不同,其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是受理举报的主要部门,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
1、最简单的方法是电话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他们会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资。 2、还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
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
我国的劳动法规定,一般情况下,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可以先直接和单位协商,告诉单位拖欠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可以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举报单位存在拖欠工资的行为。也可以到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咨询法律意见。此外也可以向当地公安机关举报
劳务派遣工被拖欠工资的,应该找派遣单位,因为派遣单位是其用工单位,每月要按约定向其支付劳动报酬;派遣单位不给的,派遣工可以找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找调解组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被拖欠工资的劳务派遣工应该找派遣单位,即其用人单位索要;派遣单位拒绝支付的,劳务派遣工应该找劳动局投诉、找调解组织申请调解、或者找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法申请仲裁。
1、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投诉,他们会根据《劳动权益监察条例》,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资。 2、申请支付令: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0条“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任何组织或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有权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劳动者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投诉。
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申请仲裁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 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当地劳动部门。 劳动者因被拖欠工资发生争议时,应先向用人单位提出支付的要求,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一般来说,多数用人单位会考虑到诉讼成本和造成的负面影响,会同意支付合理工资的要求。在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签订和解协议,但要
如果用人单位出现拖欠工资的情况,劳动者可以到当地的劳动局进行劳动监察和投诉;劳动者也可以到当地劳动局,通常称为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该类相关机构对拖欠工资的事项进行仲裁,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如果是为个人工作,而不是劳动关系,
个人拖欠工资的,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