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09
民法典规定,合同履行完毕后,合同的权利义务就会终止,当事人就可以终止合同,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要看是什么合同,如果是劳动合同,在合同履行完毕后至少要保存2年。如果是其他合同,法律上没有具体规定保存合同的时间,所以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合同已履行完毕是可以确认无效的。 当合同履行完毕发现其有无效情形的可以像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合同无效。 无效合同,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严重欠缺有效要件,在法律上不按当事人之间的合意赋予其法律效力。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
凡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件的合同,不能产生合同的法律效力,都属于无效合同。无效合同是已经成立的合同,是欠缺生效要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不受国家法律保护。无效合同自始无效,合同一旦被确认无效合同能变为
1、不属于法律关系,法律关系由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内容(权利义务)和法律关系客体三要素构成。在每一具体的法律关系中,主体的多少各不相同,在大体上都属于相对应的双方:一方是权利的享有者,成为权利人;另
合同履行后将终止。但除下列情形外: 1、合同双方履行一定义务后,未表达或终止,但仍按原合同履行相关义务; 二、双方明确表示续约; 3、其他情况。
合同期限已到,但是合同没有履行完,守约方可以主张对方违约,要求对方按照以下情况处理: (一)继续履行 继续履行,又称实际履行,是指债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时,可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强制债务人实
合同已经履行完毕,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就此终结。因此,如果想要解除合同的话,双方当事人只能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提出。对于债务已经履行完毕的合同,这时候双方当事人就不能再提出解除合同的请求。根据我国合同法第93条以及第94条的规定,合同的解除分为
合同履行完毕后,已经履行完毕的合同终止,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已经全部完成,不用再进行解除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1、债务已经履行; 2、债务相互抵销; 3、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4、债权人免除债务; 5、债权债务同归于一
合同履行完毕能撤销。只要符合合同可撤销的条件,即使履行完毕,也可以要求撤销。由于可撤销的合同属于效力未定的合同,因此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行使,否则撤销权消灭,可撤销的合同变为有效的合同。可撤销的条件具体如下: 1、因重大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