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2.11
妨害公务罪具有的构成要件: 1、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方面一般为直接故意; 3、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和红十字会的职务活动; 4、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或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的行为。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聚众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其他参与者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于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有事业单位人员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行政执法职务的,或者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中受委托从事行政执法活动的事业编制人员执行行政执法职务的,可以对侵害人以妨害公务罪追究刑事责任。
公安机关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办案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做出是否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本罪主观上限于故意,即行为人必须明知上述人员正在依法执行公务而加以阻碍,才能构成本罪。除此之外,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也以妨害公务罪定罪量刑。
妨害公务罪满足以下条件的,可以取保候审: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羁押期
诈骗罪属于侵犯财产罪。诈骗罪具有以下特征: 1、行为人主观上是出于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行为人实施了诈骗行为。至于诈骗财物是归自己挥霍享用,还是转归第三人,都不影响犯罪的成立; 3、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才构成犯罪,如
属于故意犯罪“明知他人故意实施犯罪”的理解。“明知他人故意实施犯罪”是本罪的主观构成要件要素,根据具体情形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其一,与被帮助者有明确意思联络的“明知”。显然,帮助者与被帮助者具有事前的共谋或事中的意思联络,属于共同犯罪中
妨害公务罪逮捕了后不一定判刑。判刑是由法院来定的,法院具有最终裁量权,逮捕只是一种在发现犯罪后所采取的强制措施。一般情况下,在逮捕后,公安机关还需要进行继续调查,然后提交检察院审查起诉,最后再由法院审判定罪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