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4
欺诈订立合同没有法律效力,欺诈订立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撤销权人有权撤销,撤销后,该合同即自始无效。但需要注意的是,当事人行使撤销权的期限为一年,自有权行使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算,在该期限内未行使撤销权则该撤销权消灭。
民间借贷是一种私人之间或企业之间或企业与个人之间基于自愿的原则进行的经济活动,它同时也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
民间借贷中违反借款合同的法律责任如下: 1、贷款方的责任:贷款方不按合同规定及时贷款,应偿付违约金; 2、借款方的责任:借款方不按合同规定归还贷款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并加付利息。
企业间借贷的法律风险有: (一)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因违背相关法律规定,有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二)企业获得金融机构贷款以后转贷的,有可能触犯法律关于高额转贷的禁止性规定,被认定为无效并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三)企业与公民之间以借贷为名,进
借贷担保,担保责任分为一般保证责任和连带保证责任。 1、一般保证,即当借款期限届满后,经法院审判或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并经依法强制执行,借款人仍不能返还借款时,出借人才可以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2、连带保证。
诈骗罪退回赃款,可以减轻处罚,具体量刑需要根据案情判断。 1、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
法律规定网络诈骗200元犯法,但是网络诈骗200元达不到立案标准,可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处5~15日拘留,可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但如果诈骗行为累计数额超过2000- 5000,就可以追究诈骗罪的刑事责任了。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双重客体,既侵犯了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对贷款的所有权,还侵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具有比一般诈骗行为更大的社会危害性。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
贷款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1.为骗取贷款,向银行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行贿,数额较大的; 2.挥霍贷款或者用贷款进行违法活动,致使贷款到期无法偿还的; 3.隐匿贷款去向,贷款期限届满后,拒不偿还的; 4.提供虚假担保申请贷款,贷款期限届满后,拒不
贷款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犯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双重客体,既侵犯了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对贷款的所有权,还侵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在主观上由故意构成,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
构成贷款诈骗罪的行为如下: 1、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 2、利用虚假经济合同欺诈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3、利用虚假证明文件欺诈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4、使用虚假的产权证作为担保或者重复担保
构成贷款诈骗罪的要素有: 1、犯罪主体,自然人和单位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自然人应当年满16周岁; 2、犯罪对象,破坏了中国正常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3、主观要素,贷款诈骗罪属于故意犯罪,犯罪的确立要求犯罪嫌疑人具有主观故意,以非法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