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04
交通事故中能索要精神损失赔偿的情况: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判定交通肇事逃逸如下: 1.交通事故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 2.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3.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
交通事故赔偿案件的责任主体是承担事故主要责任的人。包括所有参与到道路交通中的责任人,像车辆驾驶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这些都可能成为责任主体。
确定交通事故诉讼主体的方式如下: 1、确定主体的一般原则。根据民法的“权利义务相一致”、“谁行为,谁负责”的基本精神,并针对道路损害赔偿案件的具体特点,确定诉讼主体通常认为应从两个方面予以把握:一是运行支配;二是运行利益的归属。但在审判实践
交通事故赔偿案件的责任主体的认定方法: 1、对于交通事故的产生具有作用力的主体,应当认定为责任主体; 2、对于事故赔偿方面,负有赔偿义务的主体,应当认定为责任主体。
交通事故索赔主体以机动车运行支配为基本原则或主要原则进行确定,在运行支配与运行利益相分离的情况下,以运行利益的归属为补充原则进行认定。交通事故赔偿案件的责任主体包括承担直接赔偿责任的事故责任者(机动车所有人、实际支配人、驾驶人)、承担替代赔
交通肇事赔偿: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行为人发生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赔偿为: 1、若是造成一般性人身损害赔偿,应当赔偿医疗费、误工费、住院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和适度精神损害赔偿。 2、若是造成残疾的,除上述赔偿项目外,还应当赔偿残疾赔偿金、残疾辅
交通肇事赔偿标准如下: 1、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2、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3、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4、交通费根据受害
交通肇事赔不起永久无力偿解决办法有: 1、暂时无力偿还赔偿,可以与当事人协商分期还款,延期还款或者减免赔偿。 2、如果对方不同意延期或者减免赔偿,要起诉肇事者,那么在起诉后,需要积极应诉,争取在法庭上达到分期还款或限期还款的目的! 3、如果
赔偿的标准:1、医疗费;2、护理所需的费用;3、误工费;4、住院伙食补助费;5、交通所需的费用;6、营养费(要根据医疗机构的意见来确定);7、残疾赔偿金;8、精神损害抚慰金(要由法官自由裁量);9、后续治疗的费用等等。在提出赔偿的时候,被害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