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3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责令改正违法行为的,改正的期限由作出处罚的行政机关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经过了三次修订。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于1990年通过,2001年第一次修正,2010年第二次修正,根据2020年11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根据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
当用户的“兵员预征”尚未进行或被标记为“非预征对象”,征兵系统关闭前可任意修改应征地信息;用户的“兵员预征”已完成并且显示“合格”,用户可以在8月5日前修改应征地信息。
保险法修订了四次, 一、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第一次法律的形式对海上保险做了明确规定。 二、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该法,这是建国来中国的第一次关于保险的法律,是一部较为完整、系统的
截止2020年八二宪法进行了五次修改,分别如下: 1、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2、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3
目前为止我国对宪法进行了五次修改。修正时间分别是1988年4月12日;1993年3月29日;1999年3月15日;2004年3月14日;2018年3月11日。
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行政机关对违法人员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可以责令违法人员限期改正违法行为。责令改正违法行为的,改正的期限由作出处罚的行政机关决定,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载明限期整改的期限,被处罚单位要在期限内整改完毕。
我国现行宪法经历了五次部分修改,分别如下: 1、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2、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3、19
目前为止我国对宪法进行了五次修改。宪法的修改,需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已经公证的遗嘱可以修改,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被继承人可以通过再次办理公证遗嘱来变更;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非法经营行为,经侦查后不构成犯罪的,可以转为行政处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无证无照经营进行处罚,如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从事无照经营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对无照经营的处罚没有明确规定的
2018年宪法修改是对现行宪法的第五次修改。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发展需要,前四次修改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进行。宪法修改分为两个阶段。党中央提出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