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1
一、债务纠纷起诉,重视诉讼时效。 我国《民法通则》(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第140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
应当提供下列证据: 1.合同关系设立情况合同书、有关合同内容的补充的条款、变更的条款、废除的条款、合同解除等有关协议。 2.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 3.合同的履行情况的相关证据。 4.合同有担保的,提供担保合同、担保书、以及担保人名称、
合同纠纷诉讼应提供的证据:企业法人、个人合伙、个体工商户资格证书(营业执照原件,如为副本,须与原件核对并注明,原件退还)、开户银行及账号。原告和被告的姓名必须与营业执照和合同章一致。如有不一致之处或被告主体发生变更、合并、关闭等情形,需要进
1、提供争议房屋的土地房产证、私有房屋产权证书、建房申批手续,继承或接受赠予的证明材料,通过买卖、典当或抵押取得房屋产权的,应提供买卖、典当或抵押契约。2、提供房屋座落地点、间数、结构、面积及使用情况等证明材料。3、房屋共有的,应提供共有的
劳资纠纷诉讼应准备这些证据: 1、用人单位以及劳动者的身份证明;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 3、双方对自己的主张进行证明的证据。
提起劳动纠纷诉讼要具备的条件有:必须经劳动争议仲裁机关仲裁;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时效期限内提起诉讼;起诉人必须是劳动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即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其他。
提起劳动纠纷诉讼要具备的条件有: 1、起诉人必须是劳动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即用人单位或劳动者; 2、必须有明确的被告; 3、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4、必须经劳动争议仲裁机关仲裁; 5、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时效期限内提起诉讼。
合同诉讼主要有经济合同的诉讼。诉讼是合同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将纠纷诉诸国家审判机关,由人民法院对合同纠纷案件行使审判权,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审理,查清事实,分清是非,明确责任,认定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解决争议双方的合同纠纷。
在诉讼中当事人通常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供如下几方面的证据: 1、签订合同的主体是否有法人资格,或者合法经营资格证据材料,以及合同签订人是否具有代理人资格和代理权限的证据材料。 2、提供合同书原件,以便查明该合同的内容是否合法,主要条款是否明确、
提起劳动纠纷诉讼要具备的条件:仲裁前置的必须先经过仲裁程序;申请诉讼的争议是劳动争议;起诉人必须是劳动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即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在法律规定的时效期限内提起诉讼;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其他。
提起劳动纠纷诉讼的条件如下:起诉人必须是劳动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即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必须经劳动争议仲裁机关仲裁等。
工程纠纷诉讼需要准备的证据如下: 一、提交证明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 二、证明建设工程合同关系成立的证据; 三、证明建设工程合同履行情况的证据; 四、提交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清单,并注明计算方法、依据等起诉的证据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