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8
合同解除的效力是: 1、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2、解除后的合同权利义务关系终止,但结算和清理条款仍然有效; 3、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
合同解除后,即产生终止债权债务的法律效果。此外,尚未履行完毕的合同,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合同性质及履行情况,双方当事人可以主张恢复原状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主张赔偿;存在违约情形,解除权人可以主张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存在担保的,除另有
1、恢复原状,指恢复到订约前的状态。恢复原状时,原物存在的,应当返还原物,原物不存在的,如果原物是种类物,可以用同一种类物返还。恢复原状还包括: (1)返还财产所产生的孳息; (2)支付一方在财产占有期间为维护该财产所花费的必要费用; (3
无效合同本身就是无效的,不具有法律效力,不存在解除一说。 合同无效的情形: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 (1)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 (2)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3)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8周岁
无效的合同不需要解除。无效的合同自始无效,如果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有争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确认该合同的效力。而合同无效后,当事人要返还因该合同所得的财产或折价进行补偿;并且有过错的责任人还需要根据其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通知载明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履行债务则合同自动解除,债务人在该期限内未履行债务的,合同自通知载明的期限届满时解除。对方对解除合同有异议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以请求人民法院
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法定解除。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或法律规定的其他解除合同过的情形等原因造成的,则
一些合同虽未生效,但是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为了维护守约方的权益,也可以解除已成立但是未生效的合同。合同当事人可经协商一致解除,也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解除合同。
合同无效当事人通知对方即可解除合同。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
合同解除的后果:合同解除不溯及既往的,如果只是使未履行的合同不再履行,不得请求赔偿损害,那么一方当事人因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或者不适当履行合同受到的损害就无法补救。 合同解除溯及既往的,如果只是恢复原状,那么非违约方订立合同所支出的费用,
无固定期限解除劳动合同,双方可以协商赔偿标准,用人单位可以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性补偿,如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双倍的经济性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