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3
民事诉讼撤诉的法律后果是: 1、会直接引起终结诉讼程序的法律后果; 2、诉讼时效重新开始计算,原告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3、诉讼费用由原告或上诉人负担。
一般被告不应诉,法院会缺席审判,视为被告放弃了答辩权,特殊的情况必须到庭的采用拘传的方式。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
民事诉讼撤诉的法律后果是: 1、会直接引起终结诉讼程序的法律后果; 2、诉讼时效重新开始计算,原告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3、诉讼费用由原告或上诉人负担。
1、法院裁定准许撤诉或按撤诉处理,都会直接引起终结诉讼程序的法律后果; 2、诉讼时效重新开始计算,原告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3、诉讼费用由原告或上诉人负担。
(1)法院裁定准许撤诉或按撤诉处理,都会直接引起终结诉讼程序的法律后果; (2)诉讼时效重新开始计算,原告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3)诉讼费用由原告或上诉人负担。
原告撤诉的后果。即原告撤诉后需要承担的责任。具体如下:1、法院裁定准许撤诉或按撤诉处理,都会直接引起终结诉讼程序的法律后果;2、诉讼时效重新开始计算,原告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3、诉讼费用由原告或上诉人负担。原告撤诉
行政诉讼被告败诉的后果是按照法院的判决书上载明的内容履行相应的义务。若是不履行的,对应当归还的罚款或者应当给付的款额,人民法院可以通知银行从该行政机关的账户内划拨。
民事诉讼撤诉的法律后果是: 1.会直接引起终结诉讼程序的法律后果; 2.诉讼时效重新开始计算,原告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3.诉讼费用由原告或上诉人负担。
原告和被告的概念在民事诉讼中,原告和被告是利害关系相对立的两个方面。原告是指为了维护自己的民事权益,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而可能引起民事诉讼程序发生的人。
被告不出庭的后果为,法院将进行缺席判决,这将不利于被告权利的行使,很有可能导致被告败诉;如果诉讼要求被告必须出庭的,不出庭的后果为,会被法院拘传。
民事诉讼中被告不出庭的后果为:如果是必须出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不是必须出庭的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