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31
签订合同后未履行的诉讼时效起算时间是:从债权人主张权利而债务人拒不履行义务时开始计算,或者自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结束的次日开始计算。
未约定履行期限买卖合同,依照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第五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可以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不能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但债务人在债权人第一次向其主
法律关于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的规定为: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分期履行合同诉讼时效,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九条规定: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民法典
分期履行合同诉讼时效,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九条规定: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民法典
分期履行合同诉讼时效,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九条规定: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民法典
具体来说分三种情况,确认违约时诉讼时效起算。1、未履行的合同自合同规定的该履行的时间开始视为违约2、根据合同的性质需要做出崔告的崔告期满仍不履行的视为违约3、当然如果当事人一方在合同规定履行期限到来之
无履行期限的债务,是指债权人和债务人没有对还款的时间作出明确约定的债权债务关系。面对此种情况,要明确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可以分四步进行: 1、双方协商,达成补充协议,约定一个还款时间,诉讼时效自约定时间届满之日起算; 2、可以用其它方式确定
诉讼时效,是一种法律制度,它规定的是确认法律文书和法律事实发生或消失法律效力的时间范围。设定诉讼时效,不是保护债务人,而是促使债权人积极、主动行使债权,从而确保债权人的利益不受损害。在司法实践中,由于民事案件千差万别,因此,具体到各个案件,
抵押合同诉讼时效的计算如下: 1、抵押合同的诉讼时效自还款义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年; 2、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符合下列条件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