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3.30
认定判断抢劫罪的标准: 1、抢劫罪的主体是年满14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通常是指年满14周岁的正常人; 2、抢劫罪的犯罪嫌疑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否则,一般不清视为抢劫罪; 3、抢劫罪侵犯的公私财产所有权及被害人的人身权
借款合同不是继续性合同。继续性合同是不断地重复相同内容的合同,而不是一时或者一次完成的合同。而借款合同是指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是可以一次性完成的合同。
认定抢劫罪的方式是: 1.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将公私财物非法占有的目的; 3.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4.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
连续犯多次抢劫犯罪的连续性,是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四)项中的多次抢劫是指抢劫三次以上,对于多次的认定,应以行为人实施的每一次抢劫行为均已构成犯罪为前提,综合考虑犯罪故意的产生、犯罪行为实施的
只要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即构成抢劫罪。(第263条),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罪的构成要件: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
一、抢劫罪如何认定1、抢劫罪是侵犯财产罪中危害性最大、性质最严重的犯罪,在一般情况下,凡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就具备了抢劫罪的基本特征,构成了抢劫罪。立
两次抢劫的行为违反刑法的相关规定,属于抢劫罪。而根据刑法第236条的相关规定,抢劫罪需要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刑罚。所以行为人实施了两次抢劫的行为至少需要接受三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在刑法中关于抢劫罪的罪名中的加重情节规定了
抢劫罪只要符合下列条件,就可以判处缓刑。判处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如果罪犯具有悔罪表现,使用缓刑不会再次危害到社会也可以适用缓刑。但是,如果被判处了三年到十年之间的有期徒刑,并且还判处了一定罚金的,或
要判断一份合同是否有效,需要从三个方面来确定:当事人的缔约能力,意思表示是否真实以及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只有有效合同,才能在诉讼中得到法律的支持。欠缺效力或者无效的合同,都是不能保障合同当事人权益。因此,要判断合同是否有效,应当注意以下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