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2.11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 (一)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二)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三)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
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的认定: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国家对商标的管理制度和他人注册商标的专用权。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非法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要件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量刑标准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处。处以等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具体如下: 1、非法牟利为目的,在从事工商业活动中,违反国家产品质量管理法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严重损害用户和消费者利益,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条件如下:1、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所涉及到的销售金额超过五万元以上的。2、伪劣产品还未对外进行销售,但是产品价值金额达到十五万元以上的。3、伪劣产品虽然销售金额没有超过五万,但是在已售出的金额乘以三倍后,与还未销售产品货值
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触犯了刑法第一百四十条,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量刑标准具体如下: 1、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2、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 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
销售假冒伪劣商品,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法律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
行为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应这样量刑: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于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行为人,一般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应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