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09
无效合同包括以下合同:行为人意思表示虚假的合同;行为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内容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内容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内容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无效合同不是终止合同。有下列情形的,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方式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方利益; 3、以法律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合同法失效后,现行民法典中关于无效合同的规定如下:无效的合同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当事人假意订立的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的合同等。且无效的合同对当事人自始没有法律拘束力。
阴合同不是无效合同。阴阳合同中的阴合同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应当具有法律效力。但如果当事人利用阴阳合同实施违法行为的,阴合同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不具有法律效力。
待定合同不是无效合同。待定合同是指行为成立时,其是有效还是无效尚不能确定,还待其后一定事实的发生来确定其效力的合同。对于效力待定的合同,一般又称为效力未定合同。
可撤销合同和无效合同: 1、可撤销合同是指合同因欠缺一定的生效要件,其有效与否,取决于有撤销权的一方当事人是否行使撤销权的合同。 2、无效合同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严重欠缺有效要件,在法律上不按当事人之间的合意赋予其法律效力的合同。
制式合同并不当然无效,合同无效的情形有: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 2.合同双方以虚假的意思签订的合同; 3.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4.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 5.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
欺诈合同不是无效合同,而是可撤销合同。根据法律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合同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该合同,合同被撤销后自始不具有法律效力。
无效合同是指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和履行效力的合同。一般来说,合同一旦依法成立,就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无效合同因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或者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而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无效合同自始无效,自始无效是指合同从订立之日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以后也
格式合同并不等于是无效合同,只是存在法定无效情形时才会属于无效合同。格式合同法定无效的情形分别有: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提供格式条款一方排除对方主要权利;法律其他规定。
无效合同与可撤销合同的区别有: (1)产生的原因不同。 (2)认定程序的启动不同。 (3)法律效力不完全相同。 (4)法律责任不同。 (5)期限限制不同。
无效合同包括以下情形: 1、主体不适格签订的合同。即例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意思表示不真实签订的合同。例如,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签订违法违规的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