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6
有刑事谅解书如果有以下情形之一,可免处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并非有刑事谅解书就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若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达成和解,公安机关可以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情节轻微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最终是否要追究刑事责任,还是要进行综合的判定
交通事故谅解书不一定免刑责。但是行为人和受害人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或者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那么是可以免刑事处罚的。如果不能免刑事处罚,有了被害人的谅解书,法官也会酌情减轻处罚的。
放火谅解书不能免坐牢。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有放火行为,但是获得了受害人的谅解书不能免坐牢,刑事谅解书,一般指刑事案件的受害人与嫌疑人或其家属之间,就刑事案件的结果达成和解,而由被害人一方所出具的法律性质的书面文件。
是可以的,但是必须是犯罪情节轻微的情形下。 谅解书只是酌情从轻判决的一个情节,具体怎么判还要法院结合其他具体案情和律师的辩护来综合确定刑罚。 被告人得到被害人及家属的谅解的,可以从宽处罚,如果情节轻,可以争取缓刑。 根据法律规定,对于达成和
可以。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
有谅解书是否可以免于刑事处罚,需要视情况而定: 1、如果案情比较轻的,可以免于刑事处罚; 2、如果案情较为严重,有谅解书,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区别如下: 1、针对的行为不同。行政处罚
相关法律对判处缓刑的规定是: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1)犯罪情节较轻;2)有悔罪表现;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4)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