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4
解除劳动合同,领取失业金的条件是: 1、员工缴纳失业保险满一年以上。 2、非本人意愿离职,包括被用人单位辞退、开除或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劳动合同到期所在单位不再续签,单位出具不续签证明。 3、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需求的。
因工伤解除劳动合同的仲裁时效是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算起。如果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等事由而中断的,则仲裁时效会从中断时起重新计算。
劳动者非因工受伤,如果在医疗期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则劳动合同不能以裁员或者无过错性辞退的方式来解除;如果医疗期满劳动者不能胜任原工作或者单位另行安排的工资,则劳动合同能被采取无过错性辞退等方式来解除。
如果是九级伤残职工可以选择继续工作还是解除合同,如果解除劳动合同,可要求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就业补助和医疗补助。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合同。
员工因为工伤丧失劳动能力的,公司当然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在员工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应该支付赔偿金,赔偿金是按照补偿金的双倍确定的,但补偿金也不是固定的,根据工龄和被辞退前
工伤与是否解除劳动合同并无直接联系。工伤职工在完成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程序后,可以不解除劳动合同。但若构成五至十级伤残,其中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该两项赔偿,须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享有;其
工伤后,劳动者或者单位不解除劳动合同,那么鉴定工伤等级后,公司应该去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补偿,而且按月支付给劳动者
首先,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企业因为自身原因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辞退员工时,应当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但我国法律目前还没有规定一个统一的赔偿金额,在个案中,具体要补偿或者赔偿多少钱,要看具体的情况和员工的工作年限
公司员工因工受伤或致残,公司不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根据伤残等级及法律标准确定赔偿金额,具体赔偿情况如下: 1、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需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
写解除劳动合同的内容如下: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基本信息; 2、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时间、部门和工资等; 3、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 4、工会的意见; 5、何时向劳动管理部门报告; 6、支付的经济补偿金的数额; 7、通知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