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6
判缓刑不是必须交罚金。罚金主要是要看所触犯的具体罪名,其刑罚中如果有罚金刑,就需要缴纳罚金。罚金的缴纳与是否被判处缓刑无关。罚金是附加刑,可以和主刑合并适用,也可以单独适用。
醉驾能判缓刑。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有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适用缓刑对所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可以适用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适用缓刑。醉驾的处罚标准如下:
适用缓刑的对象和条件 (一)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说明,判处三年以上徒刑的罪犯,不能缓刑。 (二)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即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以上两条缺一
行为人醉驾并构成危险驾驶罪或其他刑事罪名的,是否可以宣告缓刑,要看其是否符合缓刑的适用条件。适用缓刑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同时符合前述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
醉驾被判处拘役适用缓刑的条件: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2、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较轻,而且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3、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4、犯罪分子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若醉
醉驾160符合缓刑条件的可以判缓刑。我国刑法当中对缓刑的适用条件中并没有限制特定罪名。所以说,一切符合缓刑适用条件的犯罪行为理论上都是有可能适用缓刑的。缓刑适用的限制条件如下: 1、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
1、“醉驾”而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对人身或财产的赔偿数额在5000元以下的,可以适用缓刑。单纯的“醉酒驾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但如果因“醉酒驾驶”行为而发生了交通事故,则加大了对交通安全的危害程度。这样在缓刑适用上就不能仅仅局限于酒精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醉驾是可以判处拘役或者处罚金。根据刑法中的举轻以明重,举重以明轻的原则,若醉驾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造成他人财产损失,但是有认罪认罚,并且自愿承担责任,主动赔偿受害人的损失等情节,法定刑也在三年以下,那是可以判处缓刑
醉驾时血液中酒精含量 162,如果满足缓刑条件可以判缓刑。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为醉酒驾车。如果发现驾驶员有饮酒嫌疑,交警可使用呼吸式酒精检测仪现场检验,由检测仪打印出结果,被检人当场签字。如被检人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