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5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
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是有区别的,具体如下: (一)从动机目的上区别合同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合同纠纷并无此目的。 (二)从履约能力和履约行为上区别合同诈骗一般没有履约能力或者即使有履约能力也不会履行。而合同纠纷的当事人会积极履约。
遭遇合同诈骗需要报警的,可以到公安局经侦部门报案。并且提供下列材料: 1、书面报案材料,单位报案应加盖公章。 2、受害人、经手人等当事人如实陈述案发经过情况的书面材料。 3、报案单位的工商营业执照及经营许可证复印件,加盖公章。 4、犯罪嫌疑
合同诈骗罪指的是行为人在主观方面出于故意,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50岁的劳动者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方法如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情形之一,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其他。
50岁终止合同不可以领失业金。 具体情况如下: 1、失业金领取,必须是在已和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且非个人意愿解除劳动关系才能领取,累计缴费达到一年,如果自己辞职或者合同到期个人不续签,是不能领取失业金的; 2、具备这些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领
中介欺骗客户可以解除合同。客户作为委托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解除合同的原因是由于中介的过错的,则客户不承担因解除合同对中介造成的损失的责任。并且由于中介的欺骗,客户可以要求中介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九百三十三条规定
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或者是合同一方当事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履行合同的行为。
诈骗三十万属于以下情形的可以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
网络诈骗20多万,如果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在逃,警察能网上通缉,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诈骗20多万属于数额巨大,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合同诈骗罪追诉期是15年。我国刑法中明文规定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不再追诉。
合同诈骗罪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我国法律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
敲诈勒索是否可以和解,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敲诈勒索数额较大构成刑事犯罪的,是不可以和解的,敲诈勒索罪属于公诉案件,私下无法和解。 但是如果数额较小,尚不构成犯罪的,双方可以和解。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