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22
公安机关依法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由承办单位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拘留证,然后由提请批准拘留的单位负责执行。人民检察院决定拘留案件,应当由办案人员提出意见,部门负责人审核,检察长决定。决定拘留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
可以适用缓刑。证明自己符合《刑法》规定的适用缓刑的条件,就可以判处缓刑。适用一般缓刑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是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是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三是罪犯不属累犯和犯罪
行政拘留裁决权属于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期限一般为10日以内,较重的不超过15日。行政拘留决定宣告后,在申请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被处罚的人及其亲属找到保证人或者按规定交纳保证金的,可申请行政主体暂缓执行行政拘留。
根据法律规定,若属于刑事拘留,则应该在24小时内通知被拘留人员的家属或单位。若被刑事拘留或批准逮捕,则家属可聘请律师会见嫌疑人,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时,可以为其提供法律咨询、帮助、了解涉案罪名与案件相关情况、可以代为取保候审、代为申诉或控告等
公安机关拘留嫌疑人后通知家属的文书称为《拘留通知书》,是公安机关制作的一种法律文书。在该材料中,公安机关会标明嫌疑人的名字、涉嫌的罪名、刑事拘留的法律依据、拘留的时间以及关押的看守所,加盖公安机关印章后通过中国邮政挂号信的方式邮寄出去。在此
打人刑事拘留的条件是: 1、行为人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进行侦查时,对现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方式。采取刑事拘留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拘留对象的限制。拘留的对象必须是现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犯;2、具有法律规定的紧急情
在拘留所被刑事拘留的人,每天一般要做以下事情: 1、面壁思过、做早操; 2、学习法律常识和报刊; 3、简单的手工劳动; 4、条件较好的看守所业余时间下棋看电视等。 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二者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1、法律性质不同: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
刑事拘留跟治安拘留区别在于: 1、法律性质和依据不同,刑事拘留是依刑事诉讼法采用的强制措施,治安拘留是依据治安处罚条例采用的处罚办法。 2、适用对象不同,刑事拘留对象是触犯刑法需追究刑事责任的现行犯或重大嫌疑人,治安拘留对象是违反治安管理处
采取刑事拘留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拘留对象的限制。拘留的对象必须是现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犯; 2、具有法律规定的紧急情况之一。另外还要看行为的性质,是属于寻衅滋事还是故意伤害等。寻衅滋事罪达到轻微伤就可以拘留,故意伤害罪要达到轻伤才可以拘留
刑事拘留7天释放的情况主要包括:公安机关依法申请批捕,但检察院不予批捕的情况。对于检察院不予批捕的,则公安机关需要立即释放被拘留人,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对于犯罪嫌疑人进行刑事拘留所应当依据的程序为:公安机关依法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由承办单位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拘留证》,然后由提请批准拘留的单位负责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