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2
行为人构成招摇撞骗罪,诈骗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招摇撞骗罪,是指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以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的相关规定,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当行为人以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的手段
招摇撞骗罪数额巨大就会按照招摇撞骗罪立案,如果招摇撞骗的金额数目非常的大的话,就算不是招摇撞骗罪立案那么也会处罚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招摇撞骗超过5次,或者是招摇撞骗导致他人自杀受伤害,严重残疾又或者对社会影响特别的恶劣,如果
1.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2.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3.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五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不同的罪名对于数额的规定是不一致的。 例如诈骗罪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盗窃罪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
(一)客体方面 本罪保护的法益是国民对国家机关的公共信赖。 (二)客观方面 行为人必须具有招摇撞骗的行为,即行为人要以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或职称,招摇炫耀,利用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信任,实施了骗取非法利益的行为。 (三)主观方面
招摇撞骗罪不是数额犯,本罪属于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原则上就应当以犯罪论处,无论是否得逞都会构成犯罪,如果造成的后果比较严重,那么处罚就会比较重。
我国确定诈骗数额较大,巨大与特别巨大的标准如下:行为人诈骗数额达到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就足以被认定为数额较大。这是诈骗达到犯罪的金额标准。行为人诈骗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就已经是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是指金额达到五十万元以上。诈骗数额的认
需要根据具体的罪名来判断数额较大,巨大,特别巨大的标准。如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虚开税款数额10万元以上的,属于“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虚开税款数额50万元以上的,属于“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
招摇撞骗罪属于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原则上就应当以犯罪论处。招摇撞骗是指为牟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活动,损害国家机关形象、威信和正常活动,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
具体犯罪所涵盖的条件有所不同,以贪污罪为例,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依法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诈骗罪数额巨大的量刑,需要法院按照诈骗数额大小、犯罪情节进行处理,一般数额巨大会被判处3-10年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行为人诈骗3-10万元以上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的,那么将被判处3-10年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