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0
国家赔偿权,指的是若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有本法规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主要包括行政国家赔偿和刑事国家赔偿。
国家赔偿的前置程序是:受害人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请求的,应当首先向行政赔偿义务机关提出,在赔偿义务机关不予赔偿或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的,赔偿请求人才可以向上级机关申请复议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赔偿委员会作出的赔偿决定生效后,如发现赔偿决定违反本法规定的;经本院院长决定或者上级人民法院指令,赔偿委员会应当在两个月内重新审查并依法作出决定,上一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也可以直接审查并作出决定。
国家赔偿程序需要证据不足的赔偿有:因证据不足不起诉而申请国家赔偿的,必须依法对逮捕、拘留决定有无违法侵犯人身权情形依法进行确认,而不能直接进入赔偿程序。采用了先确认后赔偿的程序。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
国家征地补偿工作的程序有制定征收补偿方案、公告征求意见、举行听证会、进行风险评估等等。房屋征收工作都是由市、县级人民政府组织专门的部门和机构进行组织实施。
国家赔偿程序的特殊性体现在: 1、赔偿请求必须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即必须由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处理。 2、刑事赔偿不实行诉讼程序,受害人只能通过非诉讼程序求偿。 3、对于赔偿请求人的赔偿请求,赔偿义务机关等机关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国家赔偿和国家补偿的区别: (1)国家赔偿由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引起;国家补偿则由国家的合法行为引起。 (2)国家赔偿是国家对其违法行为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意在恢复到合法行为所应有的状态;国家补偿是一种例外责任,意在为因公共利益而
国家赔偿的项目: 1、侵犯公民人身自由赔偿金 2、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造成身体伤害的 3、致人精神损害的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精神损害抚慰金。 4、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权造成损害的直接损失赔偿、间接损失赔偿。 国家赔偿的范围
国家赔偿案件执行的过程: 1、法院依法作出国家赔偿的判决; 2、赔偿请求人凭生效的判决书、复议决定书、赔偿决定书或者调解书,向赔偿义务机关申请支付赔偿金; 3、赔偿义务机关依法进行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