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01
新刑法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既遂判罚,包括两点: 1、一般情况下,构成犯罪的,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2、如果存在特别严重的后果,应当判处三年至七年有期徒刑。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是指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
我国刑法没有规定宣传传销活动罪,规定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本罪处罚如下: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一般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宣传传销活动罪即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处罚主要包括: 1、触犯本罪的,其组织、领导者一般应承担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的刑事责任; 2、犯罪情节达到严重程度的,则应承担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刑事责任。
拒传军令罪,是指军人在战时明知是与作战有关的命令、指示等而故意拒绝传递的行为。 假传军令罪,是指军人战时伪造、篡改军事命令并予以传达或发布,对作战造成危害的行为。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
我国《刑法》对妨害传染病防止罪的量刑规定是: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或者三到七年有期徒刑。构成本罪,必须是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的严重危险的行为,否则仅为一般违法行为。
犯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谓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应是指造成储存传染病菌种、毒种的密器破损、丢失、被盗,或被传染病菌种、毒种所污染的物品未经消毒、灭菌处理而被带入公
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向水体中倾倒含传染病病原体的有毒物质构成犯罪的,可能构成污染环境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在我国传染病的类别包括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新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进行管理。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具体规定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上表现为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流行,情节严重; 3、本罪主体,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传染病菌种扩散罪量刑标准有两种情形: 1、犯此罪,如果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犯此罪,如果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主体是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