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21
下列人员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1、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2、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3、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 4、附带民事诉讼的
在受侵害人向人民法院所提起的行政诉讼中,可以做诉讼代理人的人员有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以及当事人所在的社区、单位和有关社会团体所推荐的公民。但是诉讼代理人必须具有相应的诉讼能力。
(1)律师,根据我国律师法的规定,律师是指取得律师执业证书,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与其他诉讼代理人相比,律师具有较为丰富的法律知识、诉讼经验,能够较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目前律师已成为诉讼代理人的主体部分; (2)当事人的近亲属
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可以成为委托诉讼代理人。 委托诉讼代理人,是指根据当事人、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代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1至2人作为诉讼代理人。法律之所以这样规定,一方面,是考虑诉讼的需要,尊重当事人的意思一方面,又是对委托代理人人数的限制,这种限制,既不影响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又有利于诉讼的进行。
可以当诉讼代理人的人有: 1、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 2、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委托的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3、当事人的近亲属、职工; 4、社区、单位或社团推荐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由他的
以下人员可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1、律师、基层法律服务人员; 2、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3、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及相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委托他人代为诉讼,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委托人签字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委托书必须明确委托事项和权
同事是否可以作为诉讼代理人,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1、若同事委托同事作为代理人,同事就可以代理诉讼; 2、若同事不委托同事代理诉讼,同事就不能作为诉讼代理人。同事的身份并不是不能代理的理由,也不属于禁止代理的范围人群。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
法院工作人员不可以作为诉讼代理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现职法院工作人员不能担任民事诉讼上的诉讼代理人。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审判人员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员从人民法院离任后,不得担任原任职法院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