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1
可以与公司协商,如果公司不同意,可以向当地劳动部门提起劳动仲裁,并可以要求25%的额外补偿。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要在补足低于标准部分的同时,另外支付相当于低于部分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如果劳动者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来计算工伤赔偿待遇;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的平均月缴费工资。
小时工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支付相应的劳动报酬。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
基本工资不可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劳动生产率;就业状况;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劳动者的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是违法的。 我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疫情期间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或者到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要求按照规定标准支付工资;如仲裁仍未解决,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直接去法院提起诉讼,追讨正当的工资报酬。
见习期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维权: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其他。
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即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应实行同工同酬,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在剔除延长工作时间工资,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
首先可以与单位协商处理,如经催告,单位仍拒绝支付工资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通过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申诉、控告解决。 2、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3、有明确证据的,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 1、2种维权方式免费。
试用期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