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08
显名股东和隐名股东具有明显区别。 (1)隐名股东是指为了规避法律或出于其他原因,借用他人名义设立公司或者以他人名义出资,但在公司的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中却记载为他人的出资人。 (2)与此相对应,显名股东是指记载于工商登记资料上而没有实际
公司法对于隐名股东的规定有:隐名股东依合法行为而产生。隐名股东的产生是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在遵守现行法律的前提下依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而产生,不包含为规避法律而借用他人名义出资的情形
挂名股东侵犯隐名股东利益,即名义股东侵犯实际出资人的利益时,实际出资人主要有以下处理方法:1、实际出资人可以主张名义股东承担代持股协议的违约责任或者解除其之间的代持股协议,并要求赔偿损失;2、名义股东私下处分股权的,可以向法院主张认定其处分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将公私财物非法占有的目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故意内容就不
隐名股东显名流程: 1、公司召开股东大会,通过决议,允许当前显名股东将股权转让给隐名股东。同时,其他股东出具放弃优先购买权的声明; 2、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签订股权转让协议; 3、隐名股东到当地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印花税在地税部门,所得税个
隐名股东对公司一般是不享有权利的。只有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 隐名出资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股东,不完全享有股东的权利义务。在一定情形下,其可以通过起诉来获得股东地位。隐名出资人对公司的债权人并不绝对不承担任何责
隐名股东进行显名的办法: 1、若其隐名行为不违法的,则应当认定其享有股东权利,即可以转让股权; 2、若其隐名行为违法的,则应当认定其不享有股东权利,即不可以转让股权,当事人只能通过入股的方式成为公司股东。
隐名股东进行显名的流程如下: 1、公司召开股东大会,通过决议,允许当前显名股东将股权转让给隐名股东。同时,其他股东出具放弃优先购买权声明; 2、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签订股权转让协议; 3、隐名股东到当地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印花税在地税部门,
成为隐名股东的条件如下: 1、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存在有效协议,并且已经实际出资或认缴出资; 2、有限责任公司半数以上其他股东明知实际出资人出资; 3、其他股东认可其以实际股东的身份行使权利的; 4、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
要成为隐名股东应当具备的条件是: 1、隐名股东与名义出资人订立的代持股合同必须有效; 2、隐名股东有充分证据证明其已实际履行出资义务; 3、其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