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12
停工留薪期间,工资是按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来发放的。停工留职期间的工资待遇由工作单位进行发放,一般是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一、二款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
加班工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300%×加班天数,休息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200%×加班天数。
加班工资一般是按基本工资而不是全额工资为基数算的。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加班工资是按照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相应的倍数计算的。而如果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对工资有约定,则应当按照不低于所约定的工资标准去确定加班工资,即此时加班工资不
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的,其工资应当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实际发的平均工资来进行计算的。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按照每
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的,其工资应当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实际发的平均工资来进行计算的。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违法辞退员工的赔偿是按实际上的平均工资来算的。员工在用人单位每工作一年,单位需要向其赔偿二个月的工资,此处的月工资是指员工在解除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内的平均工资。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
基本工资调快了,企业承受不了,职工可能要失业;但如果调慢了,职工的基本生活可能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合理调整基本工资标准,既不能给企业过大的压力,也要保证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水平,要在这两者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
加班工资不是以基本工资为基数来计算,而是以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来计算的。 如果劳动合同里有明确约定工资数额的,应以合同约定工资为计算基数。至于是否按基本工资为计算基数,要看具体的薪资结构。
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1、工伤保险待遇的许多项目,都是以工伤职工的本人工资为计算基数的。比如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2、
赔偿金的基数是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如果公司提前强行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