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12
工伤赔偿标准中的本人工资按工伤事故发生前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计算。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应当简捷、方
工伤工资的发放不是按照基本工资进行发放的,工伤工资按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工资计算,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
用人单位经济赔偿的一月工资标准是全额工资。 1、经济补偿金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发工资计算,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2、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职工在受伤后,经鉴定确为工伤的,其所在企业应当给予赔偿,职工停职留薪期间,企业应当支付受伤职工本人每月应得的原工资,而非基本工资。但是企业支付的工伤赔偿,则按该行业平均月工资乘上职工治疗时间进行计算,此外还需承担伤者的交通
加班工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300%×加班天数,休息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200%×加班天数。
本人工资不是实发工资。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61条第3款的规定,所谓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的平均月缴费工资。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应当把握以下几点: (1)它是职工的月缴费工资。 (2)它是职工在上一年
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的,其工资应当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实际发的平均工资来进行计算的。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按照每做
如符合《劳动合同法》第 36、41条的,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被经济性裁员的,获得是经济补偿金n。 如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0条,获得是经济补偿金 n,外加1个月代通知金。 如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8条,获得是赔偿金2n。 所谓应得(
劳动赔偿的是应发工资。 1、基本工资:劳动者基本工资是根据劳动合同约定或国家及企业规章制度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的工资。也称标准工资。在一般情况下,基本工资是职工劳动报酬的主要部分; 2、应付工资:顾名思义,即根据劳动者付出的劳动,应当得到的工
加班工资一般是按基本工资而不是全额工资为基数算的。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加班工资是按照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相应的倍数计算的。而如果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对工资有约定,则应当按照不低于所约定的工资标准去确定加班工资,即此时加班工资不
本人工资计算的是职工工伤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在司法实践中,职工受到工伤前工作不足12个月的,按参加本单位工作期间的平均月缴费工资计算。但本人工资的计算最高不得高于工伤职工所在市职工平均工资的300%,最低不得低于60%。计算的本人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