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6
单纯的高利贷并不构成犯罪,高利贷在讨要过程中有触犯刑法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
放高利贷是违法行为,但并不构成犯罪。 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3倍。 超过上述标准的,应界定为高利借贷行为。
私人借高利贷不犯法。民间借贷中私人放高利贷的本金受到保护,不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4倍的利息,同样受到法律保护,而超出部分则不受法律保护。放高利贷严重的会涉嫌高利转贷罪。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
放高利贷是违法的,但是不会构成犯罪。国家法律明令禁止高利放贷。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
借高利贷还不上的人是需要负法律责任的。民间借贷行为受法律的保护,但是民间借贷的利息应当在法律规定的合理范围内,超出范围的法院不予支持。我国相关的法律对此作出了规定。
是违法的。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有权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但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则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应当被认定无效。所以借款人只偿还本金及法律规定范围内利息即可。借贷双方约定的利
不管是放高利贷的人还是借高利贷的人,都不犯法的,如果用暴力手段追要高利贷那就违法了。 但是如果对方起诉到法院,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只要要求同期银行利率的四倍,超过的部分利息是得不到支持的。
私人高利贷款不犯法。民间借贷中的高利贷仅是利息的约定违反了法律规定,但不构成犯罪。通常放高利贷往往伴随着威胁债务人的人身安全、暴力催债等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触犯法律就可能构成犯罪。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所出台的关于民间借贷的司法解释已于2015年6月2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55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9月1日起施行。为正确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规定。
高利转贷罪,是指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再高利转贷给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主观上只能由故意构成,而且以转贷牟利为目的,过失不构成本罪。如果是自然人犯本条所定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二十六条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二、虽未达到上述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