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08
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1、起辅助作用,是指为犯罪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如提出建议、提供工具、排除障碍等。 2、起次要作用,是指在主犯的指挥下进行某种具体犯罪活动,或在一般共同犯罪中实施某种情节轻微的犯罪行为。
从犯是相对于主犯而言的,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1、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但这个标准
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包括以下两种人: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也就是说,在犯罪集团或者其他共同犯罪活动中,受他人的指使实施了某种犯罪行为,但没有达到罪恶重大和情节特别严重的程度。这种人虽然也是共同犯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认定为在共同犯罪中犯罪的从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为共同犯罪的主犯;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网络诈骗罪从犯的认定标准如下, 1、在实施诈骗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 2、在实施诈骗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策划、指挥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被动接受任务、服从指挥者通常为从犯。 3、在诈骗
团伙诈骗罪被告的认定方式,具体分为以下三点: 1、在实施诈骗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但这个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仅仅在犯罪共谋阶段随声附和,而在具体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电信诈骗罪,是指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发送短信、拨打电话、发布虚假信息,欺骗不特定多数人的犯罪。诈骗罪的量刑包括单处罚、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根据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主犯与从犯处罚的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从
诈骗犯中对犯罪中止的认定: 1、主观方面,行为人具有中止诈骗犯罪的决意; 2、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中止诈骗犯罪的行为; 3、时间上,必须发生在诈骗犯罪的过程中; 4、结果上,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诈骗犯罪的行为或有效地避免了诈骗罪的危害结果。
满足条件就可以缓刑。 需要满足的条件有: 1、诈骗罪犯罪情节较轻, 2、罪犯在狱中有悔罪表现,并且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3、罪犯如果被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一定会被宣告缓刑的情况有: 1、罪犯的年龄不满十八周岁; 2、在诉
1、诈骗罪的犯罪主体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所以,诈骗罪的共犯必须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诈骗罪中犯罪嫌疑人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
诈骗罪从犯的认定标准如下: 1、在实施诈骗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 2、在实施诈骗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被动接受任务,服从指挥者通常是从犯; 3、在诈骗案件中,行为强度通常较小,或者技能不
诈骗罪的从犯的罚金会在主犯判处的基础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行为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对从犯是从轻、减轻处罚,还是免除处罚,应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所犯罪行的性质。看从犯所参与的犯罪是法定刑较高的重罪,还是法定刑较轻的轻罪。 2、所起作用的大小。如盗窃罪的从犯只提供了作案工具,没有到现场,没有分赃或分赃很少,可比照主犯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