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08
电话诈骗从犯以诈骗罪定罪,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
诈骗罪的行为人如果有以下情形,则会加重处罚:属于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属于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等。
诈骗罪中认定共同犯罪要求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或者是两个以上的单位,且各犯罪人都必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客观条件上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同时主观条件上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即有非法占有公私
在共同诈骗犯罪中,诈骗金额合并计算,并不对主、从犯的诈骗金额分别计算,但对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刑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
诈骗罪从犯的量刑,参照主犯的量刑减轻处罚,而主犯的量刑根据诈骗罪的金额来定。具体是: (1)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的
诈骗罪的认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看主观方面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比如说携款逃跑或者将资金用于非法的行为、挥霍,这样的话就认定为其主观上存在的故意。第二,看客观上是否实施了隐瞒真相或者欺骗的行为,同时,需要是被害人自愿的交出一些财物。
诈骗罪的认定,依照法律规定的诈骗罪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行为人必须是
共同犯罪的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诈骗公私财务的认定为诈骗罪共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为共同犯罪的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为从犯。
共同犯罪诈骗数额认定如下: 一、第一种做法是根据《刑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规定'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第(四)款规定'对于第(三)款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由此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