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03
投放危险物质罪和投毒罪的区分主要是客观方面不同。根据法律规定,并没有投毒罪,投毒行为一般按投放危险物质罪、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论处。投放危险物质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投放毒害性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而投毒行为可以针对个别人实施。
投毒罪,就是投放危险物质罪。二者没有区别。投毒罪,是指故意投放毒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2001年12月29日公布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三)》和2002年3月15日两高公布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将投毒罪修改为投
投毒罪和投放危险物质罪,二者没有区别。投毒罪是指故意投放毒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2001年12月29日公布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三)》和2002年3月15日两高公布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将投毒罪修改为投放危险
投毒罪,就是投放危险物质罪。二者没有区别。投毒罪,是指故意投放毒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2001年12月29日公布施行的《刑法修正案 (三)》和2002年3月15日两高公布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
2001年12月29日公布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三)和2002年3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将投毒罪修改为投放危险物质罪,取消了投毒罪罪
就可构成本罪,只要投放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我国《刑法》第114,不影响本罪的成立。也就是说、115条分别规定了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危险犯和实害犯构成,犯罪已经构成,亦即行为人投放上述危险物质,只要行为人
1、投放危险物质罪和投毒罪的区别是:投放危险物质包括投毒,危险物质包括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所以投放危险物质罪的范围比投毒罪范围大,且不存在单独的投毒罪,投毒罪一般定为投放危险物质罪。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引起中毒,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构成本罪,必须实施引起中毒,危害公共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投毒可能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这种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犯罪分子国家对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禁止性管理秩序,及社会公众的人身安全及公私财产安全。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造成他人中毒的严重后果,危害了社会的公共安全。要构成本罪,行为人必须实施引起中毒,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本罪在主观上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已经预见其实施的行为可能会引起中毒,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