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2.29
工伤后除劳动者存在过失性辞退情形的,用人单位不得通过劳动仲裁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劳动仲裁的流程:劳动者需制作《劳动争议申诉书》,一式两份,《申诉书》内容须包括申诉人的基本情况、被诉人基本情况、仲裁请求事项、事实理由及法律依据。 劳动者须提交他自己个人《身份证》和复印件、被诉人在工商行政管理局查询得到的《企业登记资料》及
劳动仲裁没有规定必须先解除劳动合同才可以申请仲裁,劳动合同续存期间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解除纠纷,劳动者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比如:用人单位工作拖欠工资,有两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 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优
工伤未经鉴定,受伤员工在规定医疗期间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解除劳动合同:(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在离职
劳动仲裁没有规定必须先解除劳动合同才可以申请仲裁,劳动合同续存期间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劳动合同纠纷可以劳动仲裁。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等等,适用劳动仲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77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即劳务合同纠纷中的当事人可以通过调解、劳动仲裁,以及提起诉讼的方式解决。 但是,在前述解决方式中存在适用顺序。根
根据我国《合同法》和《仲裁法》、《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合同约定仲裁不可以起诉。仲裁与诉讼是商事实践中常用的纠纷解决机制,那么在合同纠纷中,一方申请了仲裁,另一方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
公司员工因工受伤或致残,公司不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根据伤残等级及法律标准确定赔偿金额,具体赔偿情况如下: 1、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需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